演講綱要
和辻哲郎(Watsuzi Tetsuro, 1889-1960)
【經歷】
出生於明治22年(1889),兵庫縣神崎郡。明治34年(1901),進入兵庫縣立姬路中學。明治39年(1906),進入第一高等學校。明治42年(1909),進入東京帝國大學文科大學哲學科,從學於柯貝爾、大塚保治、倉岡天心等人。明治45年(1912),東京帝國大學畢業,與高賴照結婚。大正9年(1920),於東洋大學執教。大正11年(1922),於法政大學、慶應大學、津田英學塾執教。大正14年(1925),就任京都帝國大學文學部講師、助教授,擔任倫理學課程。昭和2年(1927),留學德國,隔年返國。昭和6年(1931),就任京都帝國大學文學部教授。昭和7年(1932),兼任大谷大學教授,獲文學博士學位。
昭和9年(1934),轉任東京帝國大學文學部教授。昭和17-8年(1942-3),於宮中進講。昭和24年(1949),向天皇進講,東京大學教授退休,任文教審議會委員、國立博物館陳列品鑑察會委員、學士院會員。昭和25年(1950),成立日本倫理學會並任首任會長,文化財專門審議會專門委員。昭和27年(1952),以鎖國獲讀賣文學獎。昭和28年(1953),以日本倫理思想史獲每日出版文化獎。昭和30年(1955),任日本聯合國國內委員會委員,獲文化勳章。昭和35年(1960),於東京自宅去世,獲從三位勳一等。
【思想】
和辻哲郎的思想始於西洋哲學的研究。其《尼采研究》、《索倫・齊克果》皆為日本歐陸哲學研究的先驅。和辻出版《古寺巡禮》後,逐漸將研究的關注轉移到日本文化與日本精神史上。其研究到《作為人間之學的倫理學》(1934)問世之前,不僅止於歐陸哲學與日本本土文化與思想,還涉及到基督教與佛教的實踐哲學。
當和辻於1925年就任京都帝國大學擔任倫理學課程時,其研究關注已轉向歐陸的倫理學。和辻於1927-8年留學德國的主要目的,即是考察歐陸道德思想史。和辻留學歸國後透過對歐陸存有學與倫理學的批判,建構了具有濃厚日本文化與思想的倫理學體系。和辻的倫理學可說是其哲學的核心。和辻的倫理學早在其京大時期(1925-34),就具備了雛形。和辻繼承西田幾多郎以佛教的「空」或「無」的思想重新詮釋西洋哲學的進路,寫下有關倫理學的第一本專著《作為人間之學的倫理學》。此處所謂「人間」是指包含個人與其所賴以生活的國家社會或共同體的複合式概念。和辻定義「倫理學」為「人間之學」,認為此學問包含「人間存在的理法」與「人間存續的當為」。對和辻而言,此種倫理學之所以能成立在於,如何解決「人間」(個人與共同體)這種複合式概念所帶來的矛盾對立。為解決以「人間」為基礎的倫理學危機,和辻提出佛教的「絕對空」這種絕對否定的作用。和辻的倫理學可說是帶有宗教色彩的倫理學。此種和辻倫理學的立場又分別於《倫理學》(上、中、下卷)、《希臘倫理學史》、《日本倫理思想史》(上、下卷)中被具體呈現出來。
值得一提的是,和辻以留學歐洲期間的旅行筆記為基礎所寫下的《風土》。和辻在該書以上述的「人間」概念為基礎,借用海德格的詮釋學手法建立日本獨特的風土學(亦可稱為空間哲學)。和辻的風土學分別影響了台灣日據時期哲學家洪耀勳(1902-1986)的台灣主體意識觀與法國地理學家Augustin Berque(1942-)的風土觀。
【主要著作】
-
大正2年 (1913),《尼采研究》(『ニイチェ研究』)。
-
大正4年 (1915),《索倫・齊克果》(『ゼエレン・キェルケゴオル』)。
-
大正6年 (1917),翻譯《尼采書簡集》(『ニイチェ書簡集』)。
-
大正7年 (1918),評論集《偶像再興》(『偶像再興』)。
-
大正8年 (1919),《古寺巡禮》(『古寺巡礼』)、翻譯《藍普瑞希特(Lamprecht)近代歷史學》(『ラムプレヒト近代歴史学』)。
-
大正9年 (1920),《日本古代文化》(『日本古代文化』)。
-
大正15年(1926),《日本精神史研究》(『日本精神史研究』)、《原始基督教的文化史意義》(『原始基督教の文化史的意義』)。
-
昭和2年 (1927),《原始佛教的實踐哲學》(『原始仏教の実践哲学』)。
-
昭和4年 (1929),《正法眼藏隨聞記》(『正法眼蔵随聞記』)。
-
昭和9年 (1934),《作為人類之學的倫理學》(『人間の学としての倫理学』)。
-
昭和10年(1935),《續日本精神史研究》(『続日本精神史研究』)、《風土―人間學的考察―》(『風土―人間学的考察―』)、《康德實踐理性批判》(『カント実践理性批判』)。
-
昭和12年(1937),《倫理學 下卷》(『倫理学 上巻』)、《臉與面具》(『面とペルソナ』)。
-
昭和13年(1938),《孔子》(『孔子』)、《人格與人類》(『人格と人類』)。
-
昭和15年(1940),《希臘精神的樣貌》(『ギリシア精神の様相』)。
-
昭和17年(1942),《倫理學 中卷》(『倫理学 中巻』)。
-
昭和18年(1943),《尊皇思想及其傳統》(『尊皇思想とその伝統』)。
-
昭和19年(1944),《日本的臣民・美國的國民性》(『日本の臣道・アメリカの国民性』)。
-
昭和21年(1946),《荷馬批判》(『ホメーロス批判』)。
-
昭和23年(1948),《城邦式人類的倫理學》(『ポリス的人間の倫理学』)、《柯貝爾老師》(『ケーベル先生』)、 《國民統合的象徵》(『国民統合の象徴』)。
-
昭和24年(1949),《倫理學 下卷》(『倫理学 下巻』)。
-
和25年(1950),《鎖國》(『鎖国』)、《義大利古寺巡禮》(『イタリア古寺巡礼』)、《近代歷史哲學的先驅者》(『近代歴史哲学の先駆者』)。
-
昭和26年(1951),《希臘倫理學史》(『ギリシア倫理学史』)、《被埋沒的日本》(『埋もれた日本』)、共著《我的信條》(『私の信条』)。
-
昭和27年(1952),《日本倫理思想史 上卷》(『日本倫理思想史 上巻』)、《日本倫理思想史 下卷》(『日本倫理思想史 下巻』)。
-
昭和30年(1955),《日本藝術史研究 第一巻(歌舞伎與操浄瑠璃)》(『日本芸術史研究 第一巻(歌舞伎と操浄瑠璃)』)、 《桂離宮―製作過程的考察―》(『桂離宮―製作過程の考察―』)。
-
昭和31年(1956),〈自敘傳的嘗試〉(「自叙伝の試み」)。 昭和33年(1958),《桂離宮―様式背後之探索―》(『桂離宮―様式の背後を探る―』)。
【主要文本】
-
《和辻哲郎全集》全20巻,東京:岩波書店,1961-63年
-
安部能成等編《和辻哲郎全集》全25巻・別卷2,東京:岩波書店,1989-92年
【近年主要研究專書・參考書】(1980-2010)
-
湯淺泰雄編《和辻哲郎―近代日本的命運―》(『和辻哲郎―近代日本哲学の運命―』),京都:ミネルヴァ書房,1981
-
一柳富夫等著《超近代的指標―西田與和辻的情況―》(『超近代の指標―西田と和辻の場合―』),川崎:専修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,1986
-
坂部惠《和辻哲郎》(『和辻哲郎』),東京:岩波書店,1986
-
坂部惠《和辻哲郎―異文化共生的型態―》(『和辻哲郎―異文化共生の形―』),東京:岩波書店,1986
-
小牧治《和辻哲郎》(『和辻哲郎』),東京:清水書院,1986
-
苅部直《光的領國―和辻哲郎―》(『光の領国―和辻哲郎―』),東京:創文社,1995
-
勝部真長《青春的和辻哲郎》(『青春の和辻哲郎』),東京:中央公論社,1987
-
山田洸《和辻哲郎論》(『和辻哲郎論』),東京:花傳社,1987
-
根來司《和辻哲郎―對國語國文學的暗示―》(『和辻哲郎―国語国文学への示唆―』),東京:有精堂出版,1990
-
Augustin Berque著・篠田勝英譯《風土的日本―自然與文化的通態―》(『風土の日本―自然と文化の通態―』),東京:筑摩書房,1992
-
濱田義文等《關於和辻哲郎思想與學問的基礎性研究》(『和辻哲郎の思想と学問に関する基礎的研究』),東京:法政大學文學部,1993
-
勝部真長《年輕時期的和辻哲郎》(『若き日の和辻哲郎』),京都:PHP新書,1995
-
莊子邦雄《和辻哲郎的實像―以思想史的立場解析和辻全貌―》(『和辻哲郎の実像―思想史の視座による和辻全体像の解析―』), 東京:良書普及會,1998
-
酒井直樹《日本思想這個問題》(『日本思想という問題』),東京:岩波書店,1997年
-
小坂國繼《西田幾多郎周邊的哲學家群像》(『西田幾多郎をめぐる哲学者群像』),京都:ミネルヴァ書房,1997年
-
佐藤康邦等編《甦醒的和辻哲郎―朝向人文科學的再生―》(『甦る和辻哲郎―人文科学の再生に向けて―』),京都:ナカニシヤ出版,1999
-
姫路文學館編《二人的歐洲―辻善之助與和辻哲郎―》(『二人のヨーロッパ―辻善之助と和辻哲郎―』),姫路:姫路文學館,2001年
-
津田雅夫《和辻哲郎研究―詮釋學・國民道德・社會主義―》(『和辻哲郎研究―解釈学・国民道徳・社会主義―』),東京:青木書店,2001
-
嶺秀樹《海德格與日本哲學―和辻哲郎・九鬼周造・田邊元―》(『ハイデッガーと日本哲学―和辻哲郎・九鬼周造・田辺元―』), 京都:ミネルヴァ書房,2002
-
河西善治《京都學派的誕生與史代納―從「純粹經驗」到大東亞戰争―》
(『京都学派の誕生とシュタイナー―「純粋経験」から大東亜戦争へ―』),東京:論創社,2004
-
市倉宏祐《和辻哲郎的視域》(『和辻哲郎の視圏』),東京:春秋社,2005
-
吉澤傳三郎《和辻哲郎的面目》(『和辻哲郎の面目』),東京:平凡社,2006
-
Hans Peter Liederbach著・平田裕之譯《海德格與和辻哲郎》(『ハイデッガーと和辻哲郎』),東京:新書館,2006
-
関口すみ子《國民道德與性別―福澤諭吉・井上哲次郎・和辻哲郎―》(『国民道徳とジェンダー―福沢諭吉・井上哲次郎・和辻哲郎―』),東京:東京大學出版會,2007
-
宮川敬之《和辻哲郎―從人格到關係―》(『和辻哲郎―人格から間柄へ―』),東京:講談社,2008
-
熊野純彦《和辻哲郎―文人哲學家的軌跡―》(『和辻哲郎―文人哲学者の軌跡―』),東京:岩波書店,200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