Encountering Anthropology - 107 Academic Year

轉角,遇見人類學 - 107學年度

本課程是由 國立陽明交通大學人文社會學院 提供。

本課程邀請中央研究院民族所8位人類學家余舜德、張珣、郭佩宜、司黛蕊、劉璧榛、陳文德、劉斐玟、容邵武共同授課,每位老師分別講授不同的單元主題。授課老師將從個人的田野經驗與研究關懷出發,介紹人類學的理論概念,以和生活切身的課題及輕鬆的教學方式,提供同學們一個深入瞭解台灣社會不同面向的視野。授課內容含括人類學的重要概念(何為文化?)、研究主題(如族群、親屬、性別、宗教、經濟等)及研究方法(何為人類學田野研究?),期望讓參與同學瞭解人類學如何討論社會文化,並試著藉由人類學的分析視角,觀察、理解深植於我們日常生活中的各種社會現象與文化特徵。


課程用書:

  • 《人類學家的我們、你們、他們》是中研院民族所12位同仁共同書寫的人類學讀本,期望提供台灣人類學界一本由台灣人類學家撰寫的教材。每位同仁分別撰寫書中不同章節,敘述個人如何進入田野、如何發掘研究問題、如何執行研究等親身經驗。本書由張珣、劉斐玟及余舜德主編,並由中研院民族所出版。

為求學習成效完美,請購買課本!

授課教師 人文社會學系 簡美玲老師
課程學分 2學分
授課年度 107學年度
授課對象 大學生、研究生
預備知識 無
課程提供 課程影音   課程綱要  課程行事曆 

週次課程內容課程影音課程下載
課程介紹線上觀看MP4下載
講題:人類學家如何瞭解文化? (1/2)
講者:余舜德研究員
線上觀看MP4下載
講題:人類學家如何瞭解文化? (2/2)
講者:余舜德研究員
線上觀看MP4下載
講題: 追瘋媽祖 (1/2)
講者:張珣研究員
線上觀看MP4下載
講題: 追瘋媽祖 (2/2)
講者:張珣研究員
線上觀看MP4下載
講題: 霹靂布袋戲與流行文化 (1/2)
講者:司黛蕊副研究員
線上觀看MP4下載
講題: 霹靂布袋戲與流行文化 (2/2)
講者:司黛蕊副研究員
線上觀看MP4下載
講題: 攸關男女:人類學的性別研究 (1/2)
講者:劉璧榛副研究員
線上觀看MP4下載
講題: 攸關男女:人類學的性別研究 (2/2)
講者:劉璧榛副研究員
線上觀看MP4下載
講題:人類學實踐與台灣社會 (1/2)
講者:容卲武副研究員
線上觀看MP4下載
講題:人類學實踐與台灣社會 (2/2)
講者:容卲武副研究員
線上觀看MP4下載
 

課程目標

本課程邀請中央研究院民族所人類學家余舜德、張珣、黛蕊、劉璧榛、容邵武等共同授課,每位老師分別講授不同的單元主題。授課老師將從個人的田野經驗與研究關懷出發,介紹人類學的理論概念,以和生活切身的課題及輕鬆的教學方式,提供同學們一個深入瞭解台灣社會不同面向的視野。授課內容含括人類學的重要概念(何為文化?)、研究主題(如族群、親屬、性別、宗教、經濟等)及研究方法(何為人類學田野研究?),期望讓參與同學瞭解人類學如何討論社會文化,並試著藉由人類學的分析視角,觀察、理解深植於我們日常生活中的各種社會現象與文化特徵。

 

課程章節

章節 章節內容
喝茶為何是文化?什麼是文化?我們對喝茶這件事
追瘋媽祖台灣民間信仰的進香風潮與文化
為什麼要比較? 經由比較,人類學家發掘文化的特色,並以之建立文化的概念
霹靂布袋戲與流行文化人類學家研究台灣流行文化;台灣本土流行文化魅力何在?
性別、親屬與文化什麼是母系社會、多元成家,文化與性別研究議題?
你們、我們與他們:人類學與族群研究 分類是文化的基礎,族群又是最重要的文化分類之一,分別你、我、他為何如此重要?
人類學家的田野;田野中的人類學家何謂「參與觀察」?人類學家如何進行田野研究?
人類學實踐與台灣社會人類學與社區;實作、共做人類學

 

課程書目

《人類學家的我們、你們、他們》是中研院民族所12位同仁共同書寫的人類學讀本,期望提供台灣人類學界一本由台灣人類學家撰寫的教材。每位同仁分別撰寫書中不同章節,敘述個人如何進入田野、如何發掘研究問題、如何執行研究等親身經驗。本書由張珣、劉斐玟及余舜德主編,並由中研院民族所出版。

 

各單元亦提供當週授課老師建議的延伸閱讀材料,同學們可事先閱讀這些文章,進一步理解演講主題及內容。

 

評分標準

本課程要求學生於每單元結束後,根據授課內容撰寫一份兩頁的回饋短文(essay)。作業將交由授課老師親自批改、給予建議及評分,做為課堂授課後溝通的延續。

 

本課程有8個單元,一學期共需完成8份短文作業,學期成績選擇其中分數最高之4份作業計算平均。8份作業均繳交者另有獎勵。

本課程行事曆提供課程進度與考試資訊參考。

學期週次
上課日期
參考課程進度
第一週9/11
  • 課程簡介
第二週9/18
  • 人類學家如何瞭解文化?
    (中研院民族所余舜德研究員)
  •  
  • 《人類學家的我們、你們、他們》
  • Chapter 3-1 〈人類學家如何思考「茶文化」:何為好茶?又如何好好喝一泡茶?〉
  •  
  • Bloch, Maurice E. F. 1998. Language, Anthropology and Cognitive Science. In How We Think They
    Think:Anthropological Approaches to Cognition, Memory, and Literacy. Pp.3-21. Oxford: Westview Press. Pp.3-21.
第三週9/25
  • 人類學家如何瞭解文化?
    (中研院民族所余舜德研究員)
  •  
  • 《人類學家的我們、你們、他們》
  • Chapter 3-1 〈人類學家如何思考「茶文化」:何為好茶?又如何好好喝一泡茶?〉
  •  
  • Bloch, Maurice E. F. 1998. Language, Anthropology and Cognitive Science. In How We Think They
    Think:Anthropological Approaches to Cognition, Memory, and Literacy. Pp.3-21. Oxford: Westview Press. Pp.3-21.
第四週10/2
  • 追瘋媽祖
  • (中研院民族所張珣研究員)
  •  
  • 《人類學家的我們、你們、他們》
  • Chapter 4-1〈為何要進香?〉
  •  
  • 張珣,2003,導論、第一章。《文化媽祖》。台北: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。頁1-61。
  • 黃美英,1994,導論、第一章。《臺灣媽祖的香火與儀式》。台北:自立晚報社。頁15-49。
第五週10/9
  • 追瘋媽祖
  • (中研院民族所張珣研究員)
  •  
  • 《人類學家的我們、你們、他們》
  • Chapter 4-1〈為何要進香?〉
  •  
  • Eliade, M. 1957. The Sacred and the Profane: The Nature of Religion. Introduction. Chapter1.(楊素娥中譯,2001,緒論、第一章。《聖與俗:宗教的本質》。台北:桂冠出版社。頁27-114。)
  • Victor Turner, 1978. Image and Pilgrimage in Christian Culture: Anthropological Perspectives. Chapter 1. New York: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.
第六週10/16
  • 為什麼要比較?
  • (中研院民族所郭佩宜副研究員)
  •  
  • 《人類學家的我們、你們、他們》
  • Chapter 2-1〈為什麼要「比較」?:從田野到人類學分析〉
第七週10/23
  • 為什麼要比較?
  • (中研院民族所郭佩宜副研究員)
  •  
  • 《人類學家的我們、你們、他們》
  • Chapter 2-1〈為什麼要「比較」?:從田野到人類學分析〉
第八週10/30
  • 霹靂布袋戲與流行文化
  • (中研院民族所司黛蕊副研究員)
  •  
  • 《人類學家的我們、你們、他們》
  • Chapter 4-2〈霹靂布袋戲的魅力來自哪裡?「流行文化」的意義〉
  •  
  • 司黛蕊,2005,〈霹靂戲迷的COSplay(角色扮演)—臺灣年輕女性的資訊化身體表演〉。《臺灣布袋戲與傳統文化創意產業研討會論文集》。劉元立編,頁189-201,宜蘭:國立傳統藝術中心。
  • Dyer, Richard. 2004. Heavenly Bodies: Film Stars and Society. Chapter3. Pp.141-194. London: Psychology Press.
第九週11/6
  • 霹靂布袋戲與流行文化
  • (中研院民族所司黛蕊副研究員)
  •  
  • 《人類學家的我們、你們、他們》
  • Chapter 4-2〈霹靂布袋戲的魅力來自哪裡?「流行文化」的意義〉
  •  
  • 司黛蕊,2005,〈霹靂戲迷的COSplay(角色扮演)—臺灣年輕女性的資訊化身體表演〉。《臺灣布袋戲與傳統文化創意產業研討會論文集》。劉元立編,頁189-201,宜蘭:國立傳統藝術中心。
  • Dyer, Richard. 2004. Heavenly Bodies: Film Stars and Society. Chapter3. Pp.141-194. London: Psychology Press.
第十週11/13
  • 攸關男女:人類學的性別研究
  • (中研院民族所劉璧榛副研究員)
  •  
  • 《人類學家的我們、你們、他們》
  • Chapter 3-2〈人類(學)的烏托邦:謎樣母系社會〉
  •  
  • 王梅霞,2005,〈「性別」如何作為一套文化表徵:試論性別人類學的幾個發展方向〉。《考古人類學刊》64:30-58。
  • 劉璧榛,2010,〈噶瑪蘭人Saliman(獸靈)的社會想像:流動的男性氣概與男性權力〉。《宗教與儀式變遷:多重的宇宙觀與歷史》。Pamela J. Stewart, Andrew Strathern、葉春榮主編,頁263-294。臺北:聯經。
  • 劉璧榛,2007,〈稻米、野鹿與公雞:噶瑪蘭人的食物、權力與性別象徵〉。《考古人類學刊》67:43-70。
第十一週11/20
  • 攸關男女:人類學的性別研究
  • (中研院民族所劉璧榛副研究員)
  •  
  • 《人類學家的我們、你們、他們》
  • Chapter 3-2〈人類(學)的烏托邦:謎樣母系社會〉
  •  
  • 王梅霞,2005,〈「性別」如何作為一套文化表徵:試論性別人類學的幾個發展方向〉。《考古人類學刊》64:30-58。
  • 劉璧榛,2010,〈噶瑪蘭人Saliman(獸靈)的社會想像:流動的男性氣概與男性權力〉。《宗教與儀式變遷:多重的宇宙觀與歷史》。Pamela J. Stewart, Andrew Strathern、葉春榮主編,頁263-294。臺北:聯經。
  • 劉璧榛,2007,〈稻米、野鹿與公雞:噶瑪蘭人的食物、權力與性別象徵〉。《考古人類學刊》67:43
第十二週11/27
  • 你們、我們與他們:人類學與族群研究
  • (中研院民族所陳文德副研究員)
  •  
  • 《人類學家的我們、你們、他們》
  • Chapter 3-4〈我們、你們、他們?當代台灣人群分類現象的省思〉
  •  
  • 陳玉美,1995,〈夫妻、家屋與聚落:蘭嶼雅美族的空間觀念〉。《空間、力與社會》。黃應貴編,頁133-166。臺北: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。
第十三週12/4
  • 你們、我們與他們:人類學與族群研究
  • (中研院民族所陳文德副研究員)
  •  
  • 《人類學家的我們、你們、他們》
  • Chapter 3-4〈我們、你們、他們?當代台灣人群分類現象的省思〉
  •  
  • 陳玉美,1995〈夫妻、家屋與聚落:蘭嶼雅美族的空間觀念〉。《空間、力與社會》。黃應貴編,頁133-166。臺北: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。
第十四週12/11
  • 人類學家的田野;田野中的人類學家
  • (中研院民族所劉斐玟研究員)
  •  
  • 《人類學家的我們、你們、他們》
  • Chapter 1〈導論:什麼是人類學?〉
  • Chapter 2-2〈我的女書田野:時間、情感與生活脈動〉
  •  
  • 劉斐玟,2003,〈從「以情為意」到「意由境轉」:湖南江永女書與訴可憐〉。《情、欲與文化》。余安邦主編,頁225-287。臺北: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。
  • Malinowski, Bronislaw, 1984[1922]. Introduction: The Subject, Method, and Scope of this Inquiry. In Argonauts of the Western Pacific: An Account of Native Enterprise and Adventure in the Archipelagoes of Melanesian New Guinea. Pp. 1-15. Prospect Heights, IL: Waveland Press.
  • (于嘉雲中譯,1995,〈緒論:本調查的主題、方法與範圍〉。《南海舡人(I)》。頁21-39。台北:遠流。)
第十五週12/18
  • 人類學家的田野;田野中的人類學家
  • (中研院民族所劉斐玟研究員)
  •  
  • 《人類學家的我們、你們、他們》
  • Chapter 1〈導論:什麼是人類學?〉
  • Chapter 2-2〈我的女書田野:時間、情感與生活脈動〉
  •  
  • 劉斐玟,2003,〈從「以情為意」到「意由境轉」:湖南江永女書與訴可憐〉。《情、欲與文化》。余安邦主編,頁225-287。臺北: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。
  • Malinowski, Bronislaw, 1984[1922]. Introduction: The Subject, Method, and Scope of this Inquiry. In Argonauts of the Western Pacific: An Account of Native Enterprise and Adventure in the Archipelagoes of Melanesian New Guinea. Pp. 1-15. Prospect Heights, IL: Waveland Press.
  • (于嘉雲中譯,1995,〈緒論:本調查的主題、方法與範圍〉。《南海舡人(I)》。頁21-39。台北:遠流。)
第十六週12/25
  • 人類學實踐與台灣社會
  • (中研院民族所容邵武副研究員)
  •  
  • 《人類學家的我們、你們、他們》
  • Chapter 4-4〈夢田:埔里籃城社區的行動人類學筆記〉
  •  
  • C. P. Kottak,徐雨村譯,2014,第四章〈應用人類學〉。《文化人類學:領會文化多樣性》。台北:巨流。
第十七週1/8
  • 人類學實踐與台灣社會
  • (中研院民族所容邵武副研究員)
  •  
  • 《人類學家的我們、你們、他們》
  • Chapter 4-4〈夢田:埔里籃城社區的行動人類學筆記〉
  •  
  • C. P. Kottak,徐雨村譯,2014,第四章〈應用人類學〉。《文化人類學:領會文化多樣性》。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