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課程是由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電子物理系提供。
本課程將奠定完整的量子力學基礎。初期從波粒二象性與不確定性原理出發,建立機率詮釋與波函數的物理圖像。接著運用薛丁格方程式,深入解析位能井、穿隧效應與量子諧振子等關鍵一維系統。課程中段將引入狄拉克符號與算符代數,以此解決三維角動量問題,並完整推導氫原子的能譜與軌域,探討其泡利矩陣表達式。最後,課程將以斯特恩-革拉赫實驗為引解釋莫拉克進動,並揭示電子的自旋性質。
課程用書:Quantum Physics, Stephen Gasiorowicz (3rd Edition), Wiley.
參考:Introduction to Quantum Mechanics by David J. Griffiths, 2nd. PEARSON 2014.
為求學習成效完美,請購買課本!
授課教師 | 電子物理系 仲崇厚老師 |
---|---|
課程學分 | 3學分 |
授課年度 | 111學年度 |
授課對象 | 大學部 |
預備知識 | Modern Physics |
課程提供 | 課程影音 課程綱要 |
週次 | 課程內容 | 課程影音 |
---|---|---|
量子力學介紹與基本概念 (一) | 線上觀看 | |
量子力學基本概念 (二) | 線上觀看 | |
CH2 波動力學 (一):波粒二象性與不確定性原理 | 線上觀看 | |
CH2 波動力學 (二):波包 | 線上觀看 | |
CH2 波動力學 (三):海森堡不確定性關係與期望值 | 線上觀看 | |
CH3 量子力學中的宇稱對稱性 | 線上觀看 | |
CH4 一維位能勢 (一):有限位能井 | 線上觀看 | |
CH4 一維位能勢 (二):能障 | 線上觀看 | |
CH4 一維位能勢 (三):束縛態與散射態 | 線上觀看 | |
CH4 一維位能勢 (四):雙位能井與量子穿隧 | 線上觀看 | |
CH4 一維位能勢 (五):WKB 近似法與諧振子問題 | 線上觀看 | |
CH4 一維位能勢 (六):量子諧振子與埃爾米特多項式 | 線上觀看 | |
CH5 算符方法 (一):線性算符 | 線上觀看 | |
CH5 算符方法 (二):算符性質與對易子 | 線上觀看 | |
CH5、6 算符方法 (三):海森堡不確定性原理與運動方程式 | 線上觀看 | |
CH6 算符方法 (四):狄拉克符號 (一) | 線上觀看 | |
CH6 算符方法 (五):狄拉克符號 (二) | 線上觀看 | |
CH6 算符方法 (六):投影算符與表象 | 線上觀看 | |
CH6 算符方法 (七):升降算符 | 線上觀看 | |
CH7 角動量 (一):對易關係 | 線上觀看 | |
CH7 角動量 (二):升降算符 | 線上觀看 | |
CH7 角動量 (三):球諧函數 | 線上觀看 | |
CH8 三維薛丁格方程式與氫原子 (一) | 線上觀看 | |
CH8 三維薛丁格方程式與氫原子 (二) | 線上觀看 | |
CH8 三維薛丁格方程式與氫原子 (三) | 線上觀看 | |
CH9 算符的矩陣表示法 (一) | 線上觀看 | |
CH9 算符的矩陣表示法 (二) | 線上觀看 | |
CH10 自旋:拉莫爾進動 | 線上觀看 | |
CH10 應用:自旋的本徵值 | 線上觀看 |
課程目標
本課程將奠定完整的量子力學基礎。初期從波粒二象性與不確定性原理出發,建立機率詮釋與波函數的物理圖像。接著運用薛丁格方程式,深入解析位能井、穿隧效應與量子諧振子等關鍵一維系統。課程中段將引入狄拉克符號與算符代數,以此解決三維角動量問題,並完整推導氫原子的能譜與軌域,探討其泡利矩陣表達式。最後,課程將以斯特恩-革拉赫實驗為引解釋莫拉克進動,並揭示電子的自旋性質。
課程章節
週次 | 課程進度、內容、主題 |
1 | General structure of wave mechanics |
2 | Operator method in quantum mechanics |
3 | Angular momentum (I) |
4 | Angular momentum (II) |
5 | Schroedinger equation in three dimensions and the Hydrogen atom (I) |
6 | Schroedinger equation in three dimensions and the Hydrogen atom (II) |
7 | Matrix representation of Operators |
8 | Spin (I) |
9 | Spin (II) |
10 | Time independent perturbation theory (I) |
11 | Time independent perturbation theory (II) |
12 | The real Hydrogen atom |
13 | Time dependent perturbation theory |
14 | Interaction of charge particles with the electromagnetic field |
15 | Collision theory (I) |
16 | Collision theory (II) |
課程書目
Quantum Physics, Stephen Gasiorowicz (3rd Edition), Wiley.
Introduction to Quantum Mechanics by David J. Griffiths, 2nd. PEARSON 201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