農民/農村的 轉型正義

演講主題  農民/農村的 轉型正義
演講日期  2016-10-19
演講講者  大眾電腦 簡明仁董事長
演講說明 「不管從事何種職業、擁有何種背景,對社會的關心是每個人都應具備的良心。」大眾電腦簡明仁董事長19日蒞臨交大,分享他歷時數十年尋找的台灣文史紀錄,傳承農民運動理想、宣揚農民正義理念。 張懋中校長介紹簡董事長自交大電子工程系畢業後,赴美取得加州柏克萊大學電機及計算機系碩、博士學位,曾任職美國貝爾實驗室和本校電子工程學系。簡董事長身為科技人卻投入精緻農業,是受到其父農民革命運動家簡吉的影響;為了追隨父親的理念,簡董事長關注台灣農村問題,成立大眾教育基金會,希望透過科技管理升級知識與設備,讓農民獲得合理回收,並鼓勵青壯年回鄉深耕家園,實踐父親對農民和農村的關懷。 簡董事長從歷史開始說起,1557年葡萄牙人發現台灣,並以福爾摩沙稱讚台灣是美麗島嶼,隨後歷經荷蘭佔領台南、西班牙佔領北部及清朝來台;時代更迭中,台灣曾發起多場農民革命,包括1652年至1862年的四大農民革命,1915年大型武裝抗日,千餘人被捕,農民終了解無力抵抗正規軍隊,於是轉型以社會運動方式,在制度內爭取民主自治和平。 1920年代的社會運動包含爭取農民生存權、工人運動與階級鬥爭、原住民抗日。當時農民不僅沒有栽種和買賣的自由,工廠還偷斤減兩欺騙壓榨農民。簡董事長的父親簡吉眼見農村學童過度勞動難以學習,毅然投身農運,成立台灣農民組合,領導全台數萬名會員、27個支部對抗殖民政府,爭取農民權益,成為當時台灣民間最大的異議組織領導者。也因此先後入獄11年,並因匪諜罪名被槍決。 簡董事長說,要求受難者忘掉過去太沉重,因為這是他們的生命,了解真相、追求公義,放下過去後才會有未來。為了傳承簡吉農民運動理想,簡董事長投身史料搜集工作,2004年起在台灣各地舉辦展覽、演講,讓台灣年輕的世代了解,日治時期曾一群理想主義者,帶著信念為農民奔走。簡董事長也創立大眾教育基金會,落實幫助農民的理念,推動農民希望工程。 簡董事長說,90年前農民組合的三點訴求:農產交易合理化、農民教育之發達、農村文化之開發,至今仍未落實,長期忽視教育和投資農村,導致農村衰微,只剩下老人、小孩和狗,這是嚴重的社會問題。解決之道是鼓勵青壯年人回鄉、留鄉,社會也必須提供擁有前景的工作和事業,並選擇適當的農產品,才能創造價值,並以知識和工具維持市場秩序。 大眾教育基金會近年成立農民希望工程小組,幫助小農自力更生,傳承並創新農村文化。簡董事長說,均富農村是初階目標,未來希望進一步提升教育、培育人才,達到壯有所用、幼有所長、老有所終的終極目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