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rchitecture Design Seminar - 99 Academic Year

本課程是由 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建築研究所 提供。

我們該如何理解當代建築經歷了19-20世紀的現代主義、70年代80年代的後現代主義及90年代的解構主義淬煉,當代建築已呈現一種百 家爭鳴的狀態,各式型態、風格、概念各異其趣。面對這樣的大哉問,除了逐門逐派探索各個建築巨擘的概念及作品之外,這門課企圖呈現另一種切入理解的方式。


由當代建築師面對新時代所發展出的多樣思考與嘗試,我們歸納為十個簡單的關鍵詞,將含括時代、環境、建築空間、地景、理論、文化藝術、材料及抽象美 學等面向的思考,整理成為對當代建築一種觀念上的敘述與理解。而從這樣切點去觀察當代建築,不僅止於反思既有的建築論述,更練習從各個面向挖掘當代建築百花齊放的萬種可能。


Textbook:

教師自編教材。

For perfect learning results, please buy textbooks!

Instructor(s) Graduate Institute of Architecture Prof. Shu-Chang Kung
Course Credits 3 Credits
Academic Year 99 Academic Year
Level Graduate Student
Prior Knowledge None
Related Resources Course Video   Course Syllabus  Course Calendar

WeekCourse ContentCourse Video
Week 01課程概論Watch Online
Week 02綠色:能源、生化、材料、美學、循環、成長──面對這時代的整合性概念Watch Online
Week 03地景:Real-Nature/ Super-Nature/ Hyper-Nature──蘊含各式思考的自然Watch Online
Week 04第一次期中簡報及討論:綠色與地景Watch Online
Week 05差異:全球性vs.在地性、看見vs.看不見──以生活面貌為藍圖的現代城市Watch Online
Week 06壅塞:All in One──多樣文化與系統的集合Watch Online
Week 07第二次期中簡報及討論:差異與壅塞Watch Online
Week 08有機:非史詩,而是散文──貼近在地的隨意而生Watch Online
Week 10構築:材料的禮讚──材料、形式與空間型態的革新Watch Online
Week 11第三次期中簡報及討論:有機與構築Watch Online
Week 12行動:論述、策展與出版──建築與非建築,跨與界(上)Watch Online
Week 13行動:論述、策展與出版──建築與非建築,跨與界(下)Watch Online
Week 14書寫:慾望、敘事與詩意──在空間中說故事Watch Online
Week 15第四次期中簡報及討論:書寫與行動Watch Online
Week 16曖昧:內與外、輕與重、實與透──在已知中未知的可能Watch Online
Week 17第五次期中簡報及討論:曖昧與數大Watch Online

課程目標

我們該如何理解當代建築?經歷了19-20世紀的現代主義、70年代80年代的後現代主義及90年代的解構主義淬煉,當代建築已呈現一種百 家爭鳴的狀態,各式型態、風格、概念各異其趣。面對這樣的大哉問,除了逐門逐派探索各個建築巨擘的概念及作品之外,這門課企圖呈現另一種切入理解的方式。

 

由當代建築師面對新時代所發展出的多樣思考與嘗試,我們歸納為十個簡單的關鍵詞,將含括時代、環境、建築空間、地景、理論、文化藝術、材料及抽象美 學等面向的思考,整理成為對當代建築一種觀念上的敘述與理解。而從這樣切點去觀察當代建築,不僅止於反思既有的建築論述,更練習從各個面向挖掘當代建築百 花齊放的萬種可能。

 

課程章節

課程週次 單元主題
第一週課程概論
第二週綠色:能源、生化、材料、美學、循環、成長──面對這時代的整合性概念
第三週 地景:Real-Nature/ Super-Nature/ Hyper-Nature──蘊含各式思考的自然 
第四週第一次期中簡報及討論:綠色與地景
第五週 差異:全球性vs.在地性、看見vs.看不見──以生活面貌為藍圖的現代城市
第六週 壅塞:All in One──多樣文化與系統的集合
第七週第二次期中簡報及討論:差異與壅塞
第八週有機:非史詩,而是散文──貼近在地的隨意而生
第九週期中考週_繳交期中報告
第十週 構築:材料的禮讚──材料、形式與空間型態的革新
第十一週第三次期中簡報及討論:有機與構築
第十二週書寫:慾望、敘事與詩意──在空間中說故事
第十三週行動:論述、策展與出版──建築與非建築,跨與界 
第十四週第四次期中簡報及討論:書寫與行動
第十五週曖昧:內與外、輕與重、實與透──在已知中未知的可能 
第十六週 數大:金字塔與馬賽克──永恆的美學追求
第十七週第五次期中簡報及討論:曖昧與數大
第十八週期末面試及繳交期末報告

 

參考書目

文化_看不見的城市
文化_給下一輪太平盛世的備忘錄
文化_賈樟柯電影手記:賈想1996-2008
美學_美的歷史/ 醜的歷史
美學_孤獨六講
美學_反美學:後現代文化論集
綠色_從搖籃到搖籃─綠色經濟的設計提案
綠色_永續建築白皮書─地球宣言組織
城市_偉大城市的誕生與衰亡:美國都市街道生活的啟發
城市_潮爆中國︰新中國城市文化筆記
建築_哈佛大學建築系的八堂課:八位當代建築師作品的理論焦慮及設計策略
建築_建築學的14道醍醐味
建築_銀色的月球
建築_粗獷與詩意:台灣戰後第一代建築
建築_光影交舞石頭記──建築師李伯斯金回憶錄
藝術_藝術介入空間─都會裡的藝術創作
藝術_藝術與城市─獨立策展人十五年的軌跡
設計_美學的經濟:台灣社會變遷的60個微型觀察
設計_不為設計而設計=最好的設計:生態學的設計論
設計_原研哉─設計中的設計 雜誌_MONOCLE
雜誌_Brutus

 

評分標準

項目百分比
每週作業40%
期中簡報30%
期末報告30%

本課程行事曆提供課程進度與考試資訊參考。

學期週次
上課日期
參考課程進度

第一週

09/14
  • 課程概論
第二週09/21
  • 綠色:能源、生化、材料、美學、循環、成長──面對這時代的整合性概念
第三週09/28
  • 地景:Real-Nature/ Super-Nature/ Hyper-Nature──蘊含各式思考的自然
第四週10/05
  • 第一次期中簡報及討論:綠色與地景
第五週10/12
  • 差異:全球性vs.在地性、看見vs.看不見──以生活面貌為藍圖的現代城市 
第六週10/19
  • 壅塞:All in One──多樣文化與系統的集合 
第七週10/26
  • 第二次期中簡報及討論:差異與壅塞 
第八週11/02
  • 有機:非史詩,而是散文──貼近在地的隨意而生 
第九週11/09
  • 期中考週_繳交期中報告 
第十週11/16
  • 構築:材料的禮讚──材料、形式與空間型態的革新
第十一週11/23
  • 第三次期中簡報及討論:有機與構築
第十二週11/30
  • 書寫:慾望、敘事與詩意──在空間中說故事
第十三週12/07
  • 行動:論述、策展與出版──建築與非建築,跨與界 
第十四週12/14
  • 第四次期中簡報及討論:書寫與行動
第十五週12/21
  • 曖昧:內與外、輕與重、實與透──在已知中未知的可能
第十六週12/28
  • 數大:金字塔與馬賽克──永恆的美學追求 
第十七週01/04
  • 第五次期中簡報及討論:曖昧與數大 
第十八週01/11
  • 期末面試及繳交期末報告